当前位置: 首页 > 办公社区 > 办公百科 > 从“事故法则”看职业成败
浏览历史

从“事故法则”看职业成败

杰克是一家公司的销售总监,最近因接连丢失了几个大客户而引咎辞职,他把自己关在家里反思了两个月,发现丢失客户并非没有征兆,只是许多征兆被自己忽略了。

  他与一位在企业担任安全经理的朋友在一起聊起自己的工作失误,这位安全经理朋友跟他谈起了一条“海因里希事故法则”。

  美国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(Heinrich)曾统计了55万件事故与事故征兆,死亡、重伤、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:29:300,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。

  杰克恍然大悟,他觉得“海因里希事故法则”不仅可以用在安全管理上,也可以用在工作管理上,以防微杜渐。他反思自己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,由于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和超预期的业绩增长,一方面,使他筋疲力尽无法应付大量细致的销售团队及客户管理工作,导致客户服务质量下降;另一方面,又盲目自信,觉得增长是必然地,以为自己的能力超强能够应付局面,导致责任心下降。这种情况持续一段时间后,一旦竞争加剧,市场出现下滑,客户自然就丢失了。

  “海因里希事故法则”还可以反向思考,也就是大的成功也是小的正向事件的积累,在积累了1000件积极正向的客户事件后,自然会有大客户上门,杰克从事销售工作多年,自然也明白其中的道理,哪一个大客户不是自己用长期诚恳耐心的工作换来的?

  这么简单的道理,自己怎么会麻痹疏忽了呢?导致自己麻痹疏忽的原因,杰克想到了前一段时间的超速增长,这种超速增长其实就是泡沫,客户一下子太多,自己的管理技能、自己的团队都没有做好准备,导致接连的失误,最终一下子又把人打到谷底。

  经过两个月的“职业空窗期”,杰克想通了自己的问题,重打锣鼓另开张,找到一家公司开始新的职业征程。

关于公司 | 联系我们 | 公司招聘 | 品牌招商 | 网站地图 | 商品预定 |

紫云鹭客服中心

客服热线

400 618 988

闽公网安备 35020602000722号


闽ICP备08103153号